据报道,当地时间6月23日晚,“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颁奖典礼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中国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执行主任胡海岚因其在社会和情绪神经科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胡海岚主任开创性的研究革新了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认知,破解了情绪的“密码”,为抑郁症的创新疗法和新药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胡海岚主任相信:“未来终有一天,基于我们对精神疾病背后的神经机制的理解与认知,人类将能创造出治愈的方案,让精神疾病的患者脱离病苦。”
科普中国认证抑郁症病因资料显示:“迄今,抑郁症的病因并不非常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与抑郁症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是病前性格特征,如抑郁气质。成年期遭遇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导致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发作的重要触发条件。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抑郁症的病因仍然是“未解之谜”,在检查和诊断上,亦尚无针对抑郁障碍的特异性检查项目,对于检查结果是否准确、全面,尚待考究。
根据“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认证抑郁症预防资料显示:有人对抑郁症患者追踪10年的研究发现,有75%~80%的患者多次复发,故抑郁症患者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发作3次以上应长期治疗,甚至终身服药。维持治疗药物的剂量多数学者认为应与治疗剂量相同,还应定期门诊随访观察。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系统对预防本病复发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尽可能解除或减轻患者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帮助患者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及问题,提高患者应对能力,并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防复发。
深圳作协主席李兰妮身患抑郁症十八年,每日服用最高剂量的赛乐特、阿普唑仑等抗抑郁药物,短暂提高情绪,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十八年,2008年至今,她出版了三本有关抑郁症的书,分享自己的心路和抗争历程。
“我不是疯子。我住在精神病院。我要出院。”在《野地灵光》的最后,李兰妮如此宣称,病人要克服病耻感,公开说出自己的病人身份,这是精神康复的前提。
2007年开始出现严重抑郁症状,2010年被鉴定患有“重度抑郁症伴重度焦虑症”,2016年创办凡果心能量心灵援助服务中心,并开创《凡果心视界》心理访谈栏目,2019年完成著作《做自己的心理医生》的作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CBT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师-凡果,因个人经历,多年来坚持不懈探索抑郁症的病因和最简单、有效、快速、不易复发的康复方式。
在结合自身治愈情况和个案研究过程中,凡果提出“从社会人文抚育入手治疗抑郁症”的概念,在目前的个案和团体实践中,皆取得良好反馈,凡果说:“治疗抑郁症的根本是认清现况、接受现实、面对真相,并安于当下,除了生理因素、环境影响、躯体化反应和情绪之外,心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凡果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抑郁症患者,通过认知抑郁症,而更加全面地自我认知和提升自我,并在这个过程中全面增强精神、心理、生理上的抵抗力和免疫力。”